恒星的演化
人类对恒星演化过程的认识,比人类对恒星的产生的认识要全面和深入一些。和对宇宙的起源了解相比,人类对恒星的诞生以及整个演化过程的了解就详细得多了。恒星也和其他生物一样经历诞生、盛年、衰老和死亡四个过程。经过恒星的幼年,恒星才真正成为一颗天体。年轻的恒星
仍在收缩,因此温度仍在升高。升到1000万摄氏度以上时,星系核心的氢元素开始进行聚变反应,并释放能量。这样一来,恒星就变得比较稳定,并进入“青壮年期”。
赫茨普龙—罗素图

人类在对恒星演化过程的科学研究中,最重要的成就是20 世纪初丹麦天文学家赫茨普龙和美国天文学家罗素对恒星光谱和光度关系的研究,他们将此绘制成图,人们称此图为赫茨普龙—罗素,简称赫罗图。由此图可知,恒星要经过主序星(青壮年)阶段和红巨星(老年)阶段。目前,人们发现在观测到的恒星中,有90%处在主序星阶段(太阳也处在这个阶段)。这个阶段是恒星经
历时间最长的阶段,约几亿年到几十亿年。这时的恒星已不收缩了,燃烧后的能量全部辐射掉。
当恒星变老时
当恒星变老成为一颗红巨星时,在它的核反应中,除了氢之外,氦也开始燃烧,接着又有碳加入
燃烧行列。此时它的中心温度更高,可达几亿度,发光强度也升高,体积也变得庞大。猎户座的参宿四就是一颗最老的红巨星。太阳老了也会变成红巨星,那时它将膨胀得非常大,以至于会把地球吞掉——如果那时人类还存在的话,就该“搬家”了,搬到离太阳远一些的行星上去生活。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