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9日星期六

恒星“眨眼睛”的奥秘





















长时间观察星星的人也许会有一个疑问,许多
星星一明一暗的,仿佛在调皮地眨着眼睛,可是像
“启明星”(也就是金星)的亮度却毫无变化,这是
为什么呢?有人认为恒星的光之所以闪烁不定是由
于它们在高速自转,还有人猜想是恒星亮度发生了
变化等等。其实,真正的原因并不是这样的。原来,
地球周围有一层厚厚的大气层,而且大气层的疏密
程度并不相同,离地面越近空气越稠密,而高空的空
气则是稀薄的。另外,大气通常处于流动状态,热空
气不断上升,冷空气持续下降,以至相同地区的大气
疏密程度也在变化之中。当恒星发射的光线穿过地
球大气时,光线就会在这些不同密度的大气层中被
不断地折射着,因而到达我们眼中的光线也就闪烁
不定了。

简单判定恒星和行星的方 金星之所以不眨眼睛是因为它离地球很近。用望远镜观察 会发现恒星一般都是点光源,而在太阳系中像金星这样离 地球较近的行星则是一个面光源。面光源经过大气就会 有许多折射点,同一时刻,各折射点虽然明暗不同, 但整体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所以就一直保持着同 一亮度。这样一来,我们可以利用这一差异初步断 定天上的星星哪颗是恒星,哪颗是行星了.

星星辨认方向的奥秘

在野外探险和远洋航行活动中,如果没有指南针是否
就会迷失方向呢?事实上,天空的星星也是我们辨认方向
的工具,尽管这个工具受天气条件的制约很大。那么,人
们是如何通过星星辨认方向的呢?





北斗七星

北半球的星空有一个著
名的星座—大熊座,它
由七颗比较亮的星组成,
其排列顺序如同一把勺子。
古代的中国人给它们都起了
名字,分别称为:天枢、天王
旋、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
光,这就是著名的“北斗七星”。北
斗七星里面最亮的是“玉衡”,最暗
的是“天权”,北斗星在古代是判断季
节的一种标志,古籍中就有“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
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
皆冬”的记载。找到醒目的北斗七星,从北斗星斗口外缘
的两颗星连成一条线,朝斗口方向延长5倍远,就能找到
那颗可以辨别方向的北极星了。北极星只是一颗普通的2
等星,离我们居住的地球有400光年的距离,地球的自
转轴始终指向北极星,所以无论什么季节,北半球
的人都可以通过它来辨认方向。


2008年12月18日星期四

宇宙谜团之-太阳“发抖”的奥秘











太阳的内部构造

地震对人类来说是一种巨大的自然灾难,我们在新闻中经常可以看到因地震造成惨重损失和伤亡的报道。地震是由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那么太阳内部更加剧烈的活动是否会造成“日震”,也就是说太阳是否会不定期地出现“抖动”现象呢?

震波来源










太阳内部振动示意图
红色表示日面上升区域, 蓝色为下降区域。

20 世纪60 年代,美国天文学家诺克等科研人员在观察太阳表面气体运动时终于揭开了太阳不断发抖的面纱。他们发现,在太阳表面约有2/3的范围都有纵横约1000~50000 千米,深浅达30千米的气流运动。太阳就像一颗体积巨大的心脏在不停地一胀一缩地脉动。天文学家认为,太阳的抖动是由于内部放射的声波所形成的压力和自身引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但由于太阳离地球过于遥远,且能量巨大,天文学家对其内部运动还不能确切认识,只是大致估计。然而,值得关注的是,太阳两极略扁,赤道略有凸起的发现使得科学家推测出太阳核心的快速旋转并且运动速度比外层快近十倍。另外,准确测量太阳的“震波”,分析太阳“发抖”的内在含义,已成为现代太阳物
理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国际上许多天文台也联合起来组成观测网, 从不同的角度对“发抖”的太阳进行长期连续的观测和研究。

太空急流—太阳风









太阳“磁场”模型


太阳的大气层从里向外可分为三层:光球、色球和日冕。光球如同一片望不到头的“燃烧的海洋”,在光球外层是厚约2000千米的色球层,只有专门仪器才可观测到。最外层是日冕,太阳风的
风源就起源于此。日冕没有明确的边界,处于持续不断的膨胀状态。

太阳风的形成










用紫外线拍摄的太阳组合图, 显示它的日冕以及太阳风。

太阳风是日冕向外膨胀的过程中,由许多带电微粒流形成的。这些微粒主要是氢 原子核(即质子)以及少量的氦原子核。太阳风风速强劲,平均每秒350 千米,最高可达每秒1000 千米,它比地球上记录的最快风速还要快500 多倍。科学家用精密仪器观测,发现太阳系都在太阳风的范围之内,这使太阳系与宇宙空间形成了一道屏障。宇宙的辐射粒子在这道屏障作用下威力大大减
少,从而使地球不受伤害。太阳风在地球磁场影响下被迫转向,减速后主要飞向了南北极。

宇宙谜团-太阳有“羽毛”吗?













日食发生时,可看见太阳边缘的“羽毛


太阳是太阳系中是离我们最近的一颗恒星。但我们对它还有很多未知的东西。1997 年3 月9 日,发生在中国北方漠河的日全食,让每一位亲临现场的观众都大开眼界。就在那一瞬间,明亮的天空被一道黑幕合上,太阳被月影完全遮掩。此时,人们惊异地看到“黑太阳”周围一团白色的光圈。而且,在太阳的上下两地区,这层光圈内竟排列着一道道发散状羽毛样的东西。那么,太阳怎么会生出“羽毛”呢?

日冕与极羽












太阳的日冕

这要先从日冕说起。在日全食发生时,平时看不到的太阳大气层就暴露出来了,这就是冕。日冕可以从太阳色球边缘向外延伸到几个太阳半径处,甚至更远。人们曾形容它像神像上的光圈。它比太阳本身更白,外面的部分带有天穹的蓝色。日冕的形状是有变化的。人们通过观察发现,自19 世纪末以来,日冕的形态随太阳黑子活动的周期(约11.2 年)在两个极端的类型之间变化。极衰期的日冕往往在太阳两极表现出一种像刷子上的一簇簇羽毛似的结构,人们叫它“极羽”。一般认为,聚集在太阳极区的日冕等离子气体,由起着侧壁作用的磁场维持其流体静力学平衡,并因此形成极羽。

太阳耀斑










巨大的火舌由太阳表面高高隆起,这就是耀斑。

太阳色球层中运动最剧烈的是耀斑,又叫作色球爆发。用望远镜观察,有时可以发现,在光球层黑子附近会突然出现局部增亮现象,并且在几秒钟内,亮度和面积迅速增大,尔后再慢慢消失。一般将增亮面积超过3亿平方千米的称作耀斑,小于3亿平方千米的称作亚耀斑。耀斑爆发时要
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大耀斑在十几分钟内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100 亿颗百万吨级的氢弹爆炸产
生的能量。

耀斑的产生









太阳日珥,它顺着太阳的磁场方向弯曲,形成壮观的圆拱。

色球层耀斑会产生大量的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辐射,并抛出大量的高能粒子。它们到达地球后,对于地球的影响也是非常明显的。例如,它们扰乱地球磁场,引起磁暴;强烈的辐射破坏地
球电离层,致使短波通讯中断。耀斑是如何产生的呢?一般来说,耀斑能量来自于磁场,是一个巨大的强磁场区域的突然瓦解。然而诱发磁场迅速瓦解的原因是什么呢?科学家提出了几十种关于耀斑的理论模型,为了验证其正确与否,人类对耀斑除进行了地面观测之外,还发射了一些
航天器在太空中进行全面观测。但要最终揭开它的秘密还需要一段时间,世界各国的天文学家们正为此努力工作着。

2008年12月11日星期四

宇宙谜团-太阳系是如何诞生的

关于太阳系的起源问题,多年来一直没有一个公认的说法。人们提出的假设非常多,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星云说、灾变说和俘获说。

星云说

这种观点首先由德国伟大的哲学家康德提出来,几十年以后,法国著名数学家拉普拉斯又独立提出了这一观点。他们认为,整个太阳系的物质都是由同一个原始星云形成的,星云的中心部分形成了太阳,星云的外围部分形成了行星。不过,康德和拉普拉斯的观点也有着明显的分歧。康德认为太阳系是由星云的进化性演变形成的,先形成太阳,后形成行星;拉普拉斯则相反,认为原始星云是气态的,且十分灼热,因其迅速旋转,先分离成圆环,圆环凝聚后形成行星,太阳的形成要比行星晚些。尽管他们的观点有这样大的差别,但是大前提是一致的,因此人们便把它们捏在一起,称这一理论为康德-拉普拉斯假说。

俘获说

灾变假说,足足占据了天文学家们的头脑达30年之久。最近几年,灾变说又活跃起来,霍尔夫森就是这一观点的拥护者,他的最新解释是,形成行星的气体流是从掠过太阳的太空天体中抛射出来的。但天文学家们经过计算后认为,气体中的物质在空间弥散开来之后,不会产生凝聚现象。这是对灾变说的釜底抽薪。于是,俘获说便应运而生。这一假说最早是苏联科学家施密特提出来的。他认为,当太阳某个时候经过气体尘埃星云时,会把星云中的物质“据为己有”,形成绕太阳旋转的星云盘,并逐渐形成各个行星及其卫星。德国的魏扎克、美国的何伊伯也都是这一观点的拥护者。

灾变说

由于康德- 拉普拉斯假说无法解释太阳和各行星之间动量矩的分配问题,因此在20世纪初,灾变说盛行起来。这个学说的首创者是法国布封。后来又有一些人相继提出太阳系起源于灾变。代表人物是英国天文学家金斯。他认为太阳是先形成的,行星的形成,是一颗恒星偶然从太阳身边掠过,把太阳上的一部分东西拉了出来的结果。太阳受到起潮力的作用,从表面抛出一股气流。气流凝聚后,变成了行星。

宇宙谜团-哈佛分类法与赫罗图

美国哈佛天文台的皮克林对当时能观测到的全天24万多颗恒星都拍摄了光谱,他组织了十几位终身不嫁而一心一意为天文学献身的女性,对这20 多万颗恒星的光谱进行分类和研究。最后,以坎农女士的结论为准,按照恒星的表面温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从温度最高的O型星开始,构成了如下的序列:O-B-A-F-G-K-M。为了便于记忆,有人利用这些字母编了一句话:“Oh!Be A Fair Girl,Kiss Me”(译成中文为“啊!好一个仙女,吻我吧”)。这句话中每个词的第一个字母恰好构成上述光谱的次序。这便是非常著名的哈佛分类法,世界上的天体物理学家都认可它。它还被哲学家称为“可能是发现世界秩序的最简单方法”。

恒星的演化

人类对恒星演化过程的认识,比人类对恒星的产生的认识要全面和深入一些。和对宇宙的起源了解相比,人类对恒星的诞生以及整个演化过程的了解就详细得多了。恒星也和其他生物一样经历诞生、盛年、衰老和死亡四个过程。经过恒星的幼年,恒星才真正成为一颗天体。年轻的恒星
仍在收缩,因此温度仍在升高。升到1000万摄氏度以上时,星系核心的氢元素开始进行聚变反应,并释放能量。这样一来,恒星就变得比较稳定,并进入“青壮年期”。

赫茨普龙—罗素图


人类在对恒星演化过程的科学研究中,最重要的成就是20 世纪初丹麦天文学家赫茨普龙和美国天文学家罗素对恒星光谱和光度关系的研究,他们将此绘制成图,人们称此图为赫茨普龙—罗素,简称赫罗图。由此图可知,恒星要经过主序星(青壮年)阶段和红巨星(老年)阶段。目前,人们发现在观测到的恒星中,有90%处在主序星阶段(太阳也处在这个阶段)。这个阶段是恒星经
历时间最长的阶段,约几亿年到几十亿年。这时的恒星已不收缩了,燃烧后的能量全部辐射掉。

当恒星变老时

当恒星变老成为一颗红巨星时,在它的核反应中,除了氢之外,氦也开始燃烧,接着又有碳加入
燃烧行列。此时它的中心温度更高,可达几亿度,发光强度也升高,体积也变得庞大。猎户座的参宿四就是一颗最老的红巨星。太阳老了也会变成红巨星,那时它将膨胀得非常大,以至于会把地球吞掉——如果那时人类还存在的话,就该“搬家”了,搬到离太阳远一些的行星上去生活。

2008年12月8日星期一

宇宙的谜团-恒星诞生的奥秘

在无数星星中,除了少数行星外,其余都是自己会发光且位置相对稳定的恒星。它们像长明的天,
万世不熄。太阳是距我们最近的一颗恒星。其他恒星离我们都非常遥远,离得最近的比邻星也在4光年以外。恒星都是十分庞大的天体。例如,太阳的直径约为140 万千米,相当于地球的109 倍,体积比地球大130 万倍。1955 年,苏联著名天文学家阿姆巴楚米扬提出超密说。他认为,恒星是由一种神秘的“星前物质”爆炸而形成的。具体地讲,这种星前物质体积非常小,密度非常大,但它的性质人们还不清楚。不过,多数科学家都不接受这种观点。与超密说不同的是弥漫说,其主旨是认为恒星由低密度的星际物质构成。其渊源可以追溯到18 世纪康德和拉普拉斯提出的星云假说。

构成恒星的物质

星云是构成恒星的物质,但真正构成恒星的物质量非常大,构成太阳这样的一颗恒星需要一个方圆900 亿千米的星云团。从星云聚为恒星的过程可分为快收缩阶段和慢收缩阶段。前者历经几十万年,后者历经数千万年。星云快收缩后半径仅为原来的百分之一,平均密度提高1 亿亿倍,最后形成一个“星胚”。这是一个又浓又黑的云团,中心为一密集核。此后进入慢收缩,也叫原恒星阶段。这时星胚温度不断升高,温度升高到一定的程度就要闪烁发光,以示其存在,并步入恒星的幼年阶段。但这时恒星尚不稳定,仍被弥漫的星云物质所包围着,并向外界抛射物质。

恒星的肖像

在静寂的夜空中,人们看到天上的星星都是闪的,除了大小和亮暗之外没有区别。事实上是不是这样呢?当然不是,每颗恒星都有自己的独特相貌。早在中国的汉代,我们充满智慧的祖先,通过细心观察,已经把恒星分成白、赤、黄、苍、黑5 种颜色。1665年,英国的牛顿利用三棱镜发现了太阳的连续光谱,从而知道日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各种不同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

打开恒星相貌奥秘的“钥匙”













1814 年,德国的夫琅和费用分光仪作太阳光谱的研究。他们在暗室的百叶窗上开了一条狭缝,让太阳光通过狭缝照射到一块棱镜上,棱镜后面则是一架小望远镜。夫琅和费通过小望远镜,惊奇地发现太阳的“七色彩带”样的光谱中又出现了许多条暗线。经过反复计数,这样的暗线共有567 条之多。根据前人的几项发现,我们已经逐渐了解恒星的真实肖像。恒星颜色的不同,表明各个恒星温度不同,比如白色温度高,红色温度低,所以说光谱是了解恒星的“钥匙”。

2008年12月7日星期日

宇宙的谜团-银河系旋臂的奥秘











20 世纪30 年代,人们开始破解银河系旋涡状结构之谜。银河系呈铁饼状,中心为银核,外层为银晕,整体呈旋涡形,因而属于旋涡星系的一种。在旋涡星系内,由年轻亮星、亮星云和其他天体构成的从里向外旋转的“带子”,称作旋臂。到现在为止,人们已发现银河系有4条对称的旋臂,其中的3条是靠近银心方向的人马座主旋臂、猎户座旋臂和英仙座旋臂。太阳就位于猎户座旋臂的内侧。20 世纪70 年代,人们通过探测银河系一氧化碳分子的分布,又发现了第4 条旋臂,它跨越狐狸座和天鹅座。1976 年,两位法国天文学家绘制出这4条旋臂在银河系中的位置,这是迄今最好的银河系旋涡结构图。


旋涡结构


为什么银河系会存在旋涡结构呢?通常的观点认为是由于银河系的自转。20世纪20年代,荷兰天文学家奥尔特证明,恒星围绕银河系中心旋转就像行星围绕太阳旋转一样,并且距银河系中心近的恒星运动得快,距银河系中心远的运动得慢。他算出太阳绕银河系中心的公转速度为每秒220 千米,绕银河系中心一周要花2.5 亿年。


河外星系的奥秘


一般的人在白天或夜晚肉眼所看到的天体,绝大多数都是银河系的成员,那么,是不是说银河系就是宇宙?当然不是!在宇宙中有着数以亿计的星系。所以,银河系并不代表宇宙,它只不过是宇宙海洋里的一个小岛,是无限宇宙中很小的一部分。根据天文学家估计,在银河系以外约有上千亿个河外星系,每个星系都是由数万乃至数千万颗恒星组成的。河外星系有的是两个结成一对,有的则是几百以至几千个星系聚成一团。现在能够观测到的星系团已有一万多个,最远的星系团离银河系约70 亿光年。


“宇宙长城”


1926 年,哈勃根据星系的形态,把星系分为旋涡星系、椭圆星系和不规则星系三大类。后来又细分为旋涡、椭圆、透镜、棒旋和不规则星系五个类型。各种星系中,离银河系较近的星系是麦哲伦云星系和仙女座星系。河外星系除了上述几种星系外,还存在大量各种类型的星系。天文学家估计,在最先进的仪器所观测到的这一部分宇宙里,星系的总数可能达到1000亿个之多。前不久,美国天文学家宣布发现了迄今为止最大的发光结构—一道由星系组成的长为5亿光年、宽为2 亿光年、厚约为1500光年、离地球2 亿~3亿光年的“ 宇宙长城”。这座巨大的“宇宙长城”其实就是一个巨大的河外星系。